第一次參加小狐狸健行活動,也是我第一個海外過夜健行。活動往前推算三個月,從報名活動、預定機票、確認行程裝備,一 一在清單上打勾,剩下的就讓時間慢慢倒數。

跟大多人不一樣,我不愛上網做功課,反而喜歡到當地開始體驗,這樣一來所有事情對我來說都是新鮮的。

順時針延著 Bromo 火山外圍徒步健行,全長共  31.5 公里,海拔約 2000 公尺,路跡清楚且平緩好走,共花費三天兩夜的時間,對於想嘗試海外健行的初學者來說是個好選擇,這次與隊友們有說有笑的完成這趟吃沙之旅。

路線圖取自官方網站

布羅莫火山位於印尼爪哇島的東部,是座活火山也是爪哇島知名的火山之一,常被視為峇厘島的守護神。很多人會以為是右邊深色土壤上覆蓋著綠色植被的這座,然而其實左邊在冒煙的才是布羅莫,特徵包括陡峭的火山錐和三個火山口,其中最大的火山口直徑達 2 公里,最後一次噴發是在2016年。

▸ 落地後到處可見印尼國旗,就連這次活動也有國旗的身影

 

Day 0

原訂 8/21 凌晨 1:30 的班機飛往新加坡再轉機泗水,不巧的是在飛機起飛幾小時前收到航空公司來信班機要 Delay 至 4:00,非常措手不及,因為這樣會延誤下一段的航班,我們在焦頭爛額之際,最終選擇相信航空公司安排,抵達新加坡後感謝第二班飛機願意等我們,讓我們順利抵達泗水當地,落地後再由官方預訂的接駁車送我們至飯店,也是隔天的起點。在耗費快 20 小時抵達後,頓時感到氣溫的變化,我將羽絨外套穿上,看著活動地點明亮的燈條及印尼國旗點亮會場,主辦單位發放了健行中三天的物資給參加者們,並安排大家聆聽當晚的行前簡報。

物資包含健行護照、三天的糧食、燃料,以及非常重要的遮陽傘及脖圍,因為當地發放的都是卡式瓦斯所以必須帶相對應的爐頭或是轉接環


Day 1 - 13 KM

海拔 2000 公尺的高度再加上昨晚洗了個沒熱水的冷水澡!讓今天起床精神特好,走出門外印入眼簾的是迎接我們的好天氣及大景,整裝後將多餘行李寄放,隨著大會指示 10 點準時出發。

第一天路線是最長的 13 KM,但爬升也是三天中最平緩的一天,雖然頭上頂著豔陽,仍不時有微風調節行走中的體溫,加上乾燥的環境,說實在行走起來好像比臺灣再舒服一些。

因為地形的關係,路上基本都是非常細小又鬆軟的沙塵,即便大家都把頭巾戴好戴滿,但還是無完全阻擋,灰頭土臉大概也是這次健行中的標配 (笑 )。
途中也和許多國外的朋友相互攀談著身上的裝備,也認識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戶外品牌。

5 至 10 月是 Bromo 的旱季,天氣就是如此好,但幾乎沒有遮蔽 ─ 防曬務必做好 ─ 我穿了一天的短袖就曬出了袖套,就連整日都帶著脖圍的臉也難以倖免,晚上側睡時皮膚都在尖叫。

前半段都是走在山腰及山稜上,一段距離後開始下切,眼前的風景是我從未見過的 ─ 平坦的沙地和遼闊的視野 ─ 相較緊密且陡峭的台灣,別有一番風味。照片中可以看的橘色的小人就可以知道這塊腹地到底多大了XD

因爲很少下雨,這邊的植物基本上都因為乾枯呈現金黃色,算是一種 CP 值很高的黃金大草原吧,走累了大家就隨便席地而坐,分享自己帶的行動糧簡單休息後繼續上路。

下午一點,第一個 Check Point (9.2 KM處),發放了簡單精神糧食,因為風景太美,忍不住多待一會,只好把天幕搭起,不得不說這時派上用場的 PaaGO WORKS Ninja Tarp 真是剛好,小小一張可以擠這麼多人。

▸ Ninja Tarp 搭配登山杖搭立,395克的輕巧重量讓大家得以乘涼,多種搭建技巧好玩又實用。

▸ Bromo 其實在去年也發生過森林大火,所以立了警語以外也要時常提醒大家用火的安全。

▸ 第一天剩下最後一里路愜意的走向今晚的過夜營地,風景依然美不勝收

15:50 抵達營地,卸下背負許久且沈重的背包,趁著天還沒黑之前搭設完今天的山中小屋,順便確認自己身體到底有多髒,稍微清潔後還是覺得就這樣吧, 下山再好好洗澡。
帳篷前的風景,用手機拍就很美了,第一天就用這兩張美麗的夕陽照結束吧。

 

Day 2 - 9.6 KM


今天的路線短了一些,只需要走 9.6 km,這天應該是爬升及下降最多的一天,常在台灣爬山的大家,根本就是小菜一碟,沿著山腰漫步,最後下切到當地人稱為黑沙的平原,朝著第二天的營地前進。

▸ 眼前風景太美好,忍不住多拍一張

▸ 中、左 Keb 52;右 Singi 48 

這趟印尼行使用的背包是狐狸的 Keb 52,包體採用 G-1000 HeavyDuty 耐磨布料,以及木製背架,厚實的腰封及肩帶,空重稍微重了一些,但整體背負性都非常舒適!而且非常好清潔,本來還在擔心是不是托運的時候背架會被壓斷,但只要使用行李袋打包好,基本上都很安全,非常推薦還在猶豫的朋友們。

欣賞完風景,抵達中途補給站,雖然這次有一些樹可以遮蔽,但我們走得太愜意,有陰影的位置都被佔走了,只好快速補充飲用水及吃一些點心增加熱量,繼續走。

這樣根本分不出誰是誰吧 .......? 

抵達營地!比起第一天、第二天的營地地質更鬆軟,營釘無法牢牢打在地面上,而且沙塵也比昨天稍多了點,稍微不注意,晚餐裡面都加了免費的礦物質。

由於抵達營地的時間很早,所以有很多充裕的時間在這片美麗的環境多享受一點。這次主辦還很貼心請了行動餐車,由當地人用機車載著我們的晚餐熱食讓大家享用在地美食“Bakso”,有點類似台灣的黑輪,能在山上喝到熱湯吃到熱食真的非常享受。

看起來很熱,其實這邊日落時,體感溫度都非常低,需要穿上羽絨外套,標準的日夜溫差大

這是 Bromo 傍晚天空的顏色,灰紫色,多了一份神秘的感覺。

 

Day 3 - 8.9 KM

一早迎接的是耀眼的日出,室友已經先行一步出來欣賞風景,而我還在睡袋裡面天人交戰,一方面想多睡一點,一方面則是真的覺得外面好冷啊~最後意志力戰勝溫度,鼓起勇氣後,爬出了反潮中的帳篷。

好險我出來了,不然我可能這輩子也看不到這種景象,大家的快門聲不斷喀擦的響,想要捕捉到最美的一刻,而按下一張快門後的我只想好好欣賞這一切美景。

Tierra 是來自瑞典的戶外品牌,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品牌之一。這件 Nevado Gen.3 Gore-Tex 防水外套,除了下雨外,也可以當作防曬外套穿,側身有雙邊透氣拉鍊外,共有三個口袋可以使用,挑選高山橘的配色,除了拍照很亮眼以外,在山上也會非常安全!

▸ Gore-Tex® C-Knit 3L 除了具有優異的透氣性及彈性,重量也更輕,同時讓內裡擁有親膚的柔軟手感,有別於一般冰冷僵硬的風雨衣。

中層我選擇 Nallo Hood Full Zip,使用鬆餅狀的刷毛格紋增加透氣度同時具有保暖效果,非常適合亞熱帶的環境使用。手袖及領口部分都有貼心設計,可以增加保暖面積以外也可以防曬,一舉兩得。

▸取色於自然的深海藍,低明度和飽和的設計試穿後好看到脫不下來,必須打包帶走

早晨的太陽出來後,天氣溫暖許多。帳篷上的露水冒著水蒸氣緩緩蒸發,慢慢享用著印式料理包,這是活動最後一天的餐點,要很愜意的享用,順便好好欣賞此趟健行最終的風景。曬完帳篷後,不疾不徐整理裝備,我們是最後一組出發,乾燥撤收,讚!

離開了月球的表面,朝向地球的方向前行,經過一哩路後回到鎮上,彷彿來到了另一個世界。

有點像尼泊爾!同行的夥伴說到,雖然沒有實際的去過,但確實跟電視旅遊節目上看到的非常相似。

最後的補給站,旁邊有早已準備好的攤販在賣著冰品,東南亞的物價真的會讓人有財富自由的錯覺。


最終完成了我人生中第一個 Fjallraven 的健行活動,又達到了新的里程碑。
感受到主辦各方面的用心,將全世界擁有相同愛好的人集合到這世界上某個角落,共同完成一項目標,而這,也是我喜愛這個品牌的原因之一。雖然有美中不足的地方但都是可以改善。整趟行程從夥伴、天氣、風景都非常給力,還沒回國就開始盤算著要參與下一次的活動,我想這應該是每個喜愛戶外人的共通點吧!

 


#裝備清單
睡袋 : Nanga Aurora Light 450DX 羽絨睡袋
睡墊 : Sea To Summit Ether Light XT Regular 輕厚系列睡墊 - 標準版
背包:  Fjallraven Keb 52 登山背包
帽子 : Fjallraven Forever Nature Cap(已絕版)
外套 : Tierra Nevado Jacket Gen.3 Gore-Tex 夾克
中層:  Tierra Nallo Hood Full Zip 刷毛連帽外套
底層 : Fjallraven Bergtagen Thinwool SS 短袖羊毛排汗衣
保暖層 :  Nanga Mountain Lodge Down Jacket
褲子 : Fjallraven Abisko Midsummer Zip Off Trousers 兩截褲
鞋子 : La sportiva 低筒健行鞋
襪子 : Fjallraven Wool 羊毛襪
登山杖 :  Helinox Passport FL120 登山杖

 

撰文攝影|Alex、崇安

文字編輯|Ad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