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有個立志要完成百岳的媽媽是什麼樣的體驗?』
公館店夥伴 ─ 崇安,有個立志登上百岳的媽媽,約莫八年前,他開始鼓勵媽媽走入戶外,接觸登山運動。一起來看崇安和媽媽的旅程 ─
- - - - - - - - - - - -
當時的動機很單純,希望適當的有氧運動對她的先天性心臟疾病有些幫助。加入登山團體結交同齡層的朋友也能聊天解解悶。多到郊外呼吸新鮮空氣、吸收芬多精、放鬆心情,肯定能減輕退休中老年人『煩惱起來等(台)』的典型焦慮。一方面也鼓勵她自我探索、多嘗試新鮮事物,以防應該享福的下半輩子繼續『沒苦硬吃』。她辛苦了大半輩子提拔兒女長大成人,是時候該找回自己的生活了。
閱讀到這邊的你/妳,可能還在疑惑 ?心臟病!?百岳!?是的,我常讚嘆媽媽的人生如同『班傑明的奇幻旅程』,完全是逆著走的,越活越年輕。自幼體弱多病的她,除了心臟疾病之外,也被 B 型肝炎困擾了幾十年,曾幾次肝指數破表,險些肝昏迷。
『曾擊垮我的,便使我更強大』─ 這句用在她身上甚是貼切。狠起來連自己都不放過,她為了擁有更強的登山體能,執行嚴格的養身計畫及飲食控制,甚至開始規律重訓。一路靠著令人欽佩的毅力走來,現在她的體能狀態絕對足以輾壓多半的年輕人。
不知從何時開始,她的百岳完成進度已默默地超過我。這麼多年以來,我們相約要一起走多日行程,始終沒有實現過,不是地震,就是颱風,或是各種千奇百怪的原因而倒團。這次我們決定在山坨兒、康芮颱風相繼走遠後,待山區公路路況資訊稍見明朗,終於要相伴在 2024 年 11 月 6 日至 12 日、拜訪干卓萬橫斷這條非常具有挑戰性的縱走路線。
干卓萬群峰,其中包含干卓萬山 (3282m)、牧山 (3239m)、火山 (3257m)、卓社大山 (3368m),共四座百岳。屬中央山脈北三段向西分岔的大支脈,而罕見的東西走向山脈,稱橫斷,故名干卓萬橫斷。其地理位置孤立,乏人問津,也因橫斷山脈地形破碎,與奇萊東稜、馬博橫斷、丹大東郡橫斷(南三段),共名台灣百岳路線中的『四大障礙』,屬 C 級高難度路線。
我和媽媽都喜歡慢條斯理的步調,放慢腳步,享受沿途風景、欣賞小花小草和小蟲,細細品味大自然給予的擁抱。此行特地將天數拉長,也確保需要通過大量困難地形或斷崖的前一日能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以策安全。
但天數拉長也就意味著食物量變多、背負變重,於是特地找了在羌虎擔任嚮導的朋友 ─ 俊霖,作為本次行程的領隊。為確保媽媽的體能得以維持在良好的狀態,她僅需負責背個人必需品即可,剩下讓俊霖與我分工背負所有食物和公裝,包含一組 30m/6mm 輔助繩、扁帶、D 扣做備用,起登重量:媽媽 8kg、俊霖 25kg、我 20kg。
- - - - - - - - - - - - -
Day 1
颱風後的最新路況資訊尚無,我們抱著隨時都有可能撤退的心情,坐上了前往登山口的發財仔接駁車。連續經歷了兩個颱風,萬大林道已是滿目瘡痍,誰也不確定車輛能開到多深。
▸(左)8K倒木,四輪車輛無法通行;(中) 搭便車的竹節蟲 ;(右) 換乘野狼機車接送至林道行車終點
起登後不久便是林道、倒木、溪溝;林道、倒木、溪溝;林道、倒木、溪溝的無限循環,首日滿懷期待的心情被狠狠潑了桶冷水。溼滑又無明顯足跡的路段,彷彿不斷提醒著我,這裡是『颱風過後的四大障礙』,別小看了。
路途中最令人心情振奮的,就是沿途上咫尺可親的扁柏巨木了,一尊比一尊巨大,每遇見一尊就誤認為地圖標示的『萬大神木』,沒想到最後一尊大得像座城牆的才是祂,大到我無法用鏡頭捕捉,彷彿千歲老者佇立守候著這片山林。
▸紮營後就遇到了可愛又可恨的黃喉貂,食物藏好!
D1 時間紀錄
0700 春陽小燕子民宿上接駁車
0830 萬大林道 8K (遇倒木)
0930 9K 行車終點,起登
0955 廢棄工寮 (大部分山友的 D0 住宿點)
1430 萬大神木
1530 環形營地,紮營
Day 2
食物沒被偷,是一早起床最令人安心的事了!
但...不料第二日一早迎來的同樣是無限循環的爬倒木、過溪溝,彷彿靜態的森林版負重跑酷訓練。過了十粒溪營地後,便一路陡上至海拔 3000m,還多背了今晚及明早的用水,負重增加3kg,趕緊嗑一包果膠,咬著牙一鼓作氣拼過去。
隨著海拔爬升到越高,視野也跟著開闊了,甚至可以直接遠眺埔里市區。林相也由混合林轉為針葉純林,空氣也不再潮濕,努力兩天終於才拿到了進入高山的門票。
▸一縷縷柔和的雲隙光,又稱耶穌光
D2 時間紀錄
0600 起登
0720 獨木橋
0945 十粒溪營地取水 (水量充沛)
1430 乳形東鞍營地紮營
Day 3
今日是此行的第一個地形日,至少四處危險斷崖要通過。不幸的是一早不僅飄起小雨,也起霧了,一路除了祈求天氣晴朗之外,也希望颱風過後斷崖的狀況穩定、舊繩的繩況良好,全程能以帶繩不開繩為理想的走完。
這種要下不下的小雨,防水外套穿了太悶、脫了又怕濕,絕對是所有山友最討厭的事了!好險!真的好險這次準備了 Fjallraven Bertagen Stretch Half Zip 半開襟夾克,採用雙層編織彈性布料,外層布料是耐磨且防風防潑水的 Cordura 尼龍,內層是吸濕快乾的再生尼龍,厚度很適合做為行進中層,拿來對付秋冬季綿綿細雨的百岳最棒了!命定軟殼衣!
平常一定是有扶老奶奶過馬路!抵達營地後馬上霧雨退散,出大景了!可以直接看到白頭的雪山主峰!好事成雙,今日的牧山池面晚霞也是我這輩子忘不了的景色。
▸太早紮營要幹嘛?當然是疊石頭築防風牆啊!
▸牧山池旁的水鹿頭顱
D3 時間紀錄
0645 起登
0900 干卓萬山 (媽媽的第66座百岳)
0930 第一處斷崖下切,接瘦稜地形
1045 第二處斷崖上攀 (兩段式)
1130 第三處斷崖上攀
1200 第四處斷崖上攀 (上切過倒木)
1230 三叉路營地
1300 牧山池取水紮營 (水質極佳)
Day 4
今天預計行程是輕裝來回火山+休息日,最輕鬆的一天,好好休息放鬆。
熱愛登山和攝影的我,曾經我最大的煩腦就是市面上還沒有非常適合登山使用的相機包,論快取性、防水性、安全性都沒有最理想的包款,直到遇到了 PaaGo Works Focus!
主空間是防水的,容量為一機兩鏡標準配置,前側防水夾層、後側貼身夾層、兩側彈性網布空間,方便收納行動糧、手機、地圖、拭鏡筆、鏡頭蓋等等小物。它是相機包,同時也是胸前包,完全是瞄準登山人需求所設計的產物啊!
論登山安全性,Focus 設計了多種背法。除了一般斜背之外,斜背+腰帶的設計是我的最愛,大大提升穩定性,不再有相機包在胸前搖晃或是遮擋視線的困擾了,甚至還可以拆掉背帶,直接固定在大背包腰帶上,或是掛在胸前。非常適合用於四大障礙這類有著大量危險地形的路線,令人安心了不少。
▸回到營地,發現帳篷居然長角了!?
D4 時間紀錄
0625 起登
0630 牧山 (媽媽的第67座百岳)
1000 火山 (媽媽的第68座百岳)
1400 回到牧山池營地
Day 5
先下切再上升的啞口地形很美!但別被騙了!陡降多少就要爬升多少,看看遠方的卓社東峰,今天還得翻過祂哦!『看得到就走得到』...當時的我是這麼對自己說的。
▸索性在十八連峰前的稜線上找個避風處紮營,沒想到兩側都有大景,非常幸福!除了要背水...
D5 時間紀錄
0830 牧山池起登
1130 卓社東峰下營地取水 (水質尚可,需粗濾)
1210 卓社東峰 (非百岳)
1300 3100m鞍部紮營
Day 6
第二個地形日,也是最具挑戰的一天,除了要爬過十八連峰之外,還要上到卓社大山(3369m)再陡下到 2900m 的營地。俊霖是攀岩愛好者,同時也是抱石館經營者,十八連峰的裸岩地形對他而言完全是日常抱石前的暖身而已。對我來說也是相對沒壓力地安然通過。但裸露地形完全是媽媽的軟肋,一直是她無法克服的難關。
但我們的計畫奏效!連續兩天的大休息,媽媽在通過地形時的自信和狀態都比以前好太多了!不過走完 18 連峰也是會累的,在樹蔭下就地躺平補眠!回血後再續行卓社大山前最後一次陡上。也好險有大休再走,攻頂卓社大山的最後一段上切,是我在此行中感到最累的一段!
▸天氣非常好,稜線的左側是如詩如畫的山景,右側則是再清晰不過的埔里市區。看著優美的景色,順著西北稜一路緩下至卓社池營地。
D6 時間紀錄
0530 起登
0600 十八連峰 (連續裸露岩石地形)
1140 卓社大山前鋒
1240 卓社大山 (媽媽的第69座百岳)
1545 2890鞍部卓社池營地 (水質極差,至少粗濾兩次。最後一天豁出去啦!)
Day 7
距離 10km、下降 2200m…光用想的我就腿軟。廢棄武界林道的地基早已是殘舊不堪,不要以為跟一般林道一樣可以無腦走,不斷要找岔路下切,又因為經歷颱風摧殘,路跡被大量樹葉覆蓋、到處都是新鮮的倒木,反而是最消耗精神體力的一段路,實在是走到生無可戀。
▸颱風後,鋪滿了台灣衫的落葉,路跡辨識度極差
D7 時間紀錄
0600 起登
0730 卓社山 (非百岳)
0800 下切武界林道
1040 廢棄檔車
1330 過溪
1400 上接駁車
「剛剛這段陡上真的好想死喔!」攻頂卓社大山時我大聲呼道
「展望超好!你會想再來一次嗎?」俊霖問
「Mmm…Mmm…」我沈默了三秒,猶豫著
「會!如果不用背這麼重的話!」我看向媽媽,開完笑著說
「好啦!謝謝兩位讓我能夠背得這麼輕,走得很輕鬆!」媽媽搭腔
「妳還缺哪幾條路線?時間允許我都陪妳走啊!」完了...說大話了(我內心Murmur…)
大概是橫斷山嶺的魅力吧!向北看去有中央山脈北三段、北二段、北一段,甚至天氣好還能看到雪山山脈,向南望有南三段、南二段、南一段;西有濁水溪、南有卡社溪、北有萬大溪、東有卡社溪上游與萬大南溪,被群山環繞、河谷環抱的獨立山脈。在地形地貌上又是眾合型大補帖,有中級山的溼滑倒木、也有裸露岩石地形的考驗,有中海拔的原始檜木林相、也有高海拔大草原和冷杉純林景觀。最特別的是,這邊的水鹿極度易受驚嚇,那刺耳卻帶點可愛的尖叫聲,聽過一次保證忘不了!下次會再來的!
#裝備清單 (媽媽)
睡袋 : Nanga 450SPDX
睡墊 : Therm-of-Rest Z-Lite SOL
背包: Gregory 38L
帽子 : Buff Booney Hat / Fjallraven Byron Hat
外層: Arc’teryx
行進中層: Tierra Nallo Hood Full Zip
靜態中層:Arc’teryx
底層 : icebreaker
褲子 : Montura
鞋子 : Lowa
襪子 : Darn Tough
登山杖 : Black Diamond
#裝備清單 (嚮導_俊霖)
睡袋 : Blackice
睡墊 : Therm-of-Rest Z-Lite SOL
背包 : Mystery Ranch Terraplane 83L (絕版色)
帽子 : Mountain Equipment
外層: Black Diamond
行進中層: Marmot
靜態中層:Kawas
底層 : Fjallraven Abisko Wool S/S
褲子 : Fjallraven Keb Trousers
鞋子 : Hanwag Blueridge
襪子 : Darn Tough
登山杖 : Komperdell
#裝備清單 (崇安)
睡袋 : IceEagle
睡墊 : Therm-a-Rest Z-Lite SOL
背包: Mystery Ranch Terraplane 83L (絕版色) / PaaGo Works Focus L
帽子 : Milestone MSC-010
外層: Fjallraven Bergtagen Stretch Half Zip / Tierra Nevado Gen.2
行進中層: MDDLR
靜態中層:Teton Bros
底層 : Fjallraven Abisko Wool L/S
褲子 : Tierra Off-course
鞋子 : Hanwag Makra
襪子 : Darn Tough
登山杖 : Komperdell
撰文攝影|崇安、俊霖
文字編輯|Addie
Help
FAQ
Delivery & Shipping
Payment
Return Policy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 Copyright © 2025 Rockland | Fenix Outdoor Taiwan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