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上一篇介紹了表銀座的路線、難度和裝備,如果還在評估路線的夥伴可以先看上篇【海外健行】自主規劃日本表銀座 ─ 裝備、行程、花費。下篇寫給已經想著手開始規畫表銀座行程的山友,分享身為 J 人的我滿滿的行前筆記。
交通
去程交通方式
從市區到登山口的交通有點複雜,此次我們是從名古屋中部機場進入日本,搭乘鐵路空港線特急列車約 30 分鐘到 "名鐵名古屋站",短暫觀光一下再轉乘 JR 東海線信濃號列車往長野約 2 小時到 "松本站",抵達松本站後建議在此住一晚做最後的休整。
※ 從東京出發可以搭乘北陸新幹線到長野約 1 個半小時,再轉乘 JR 特快信濃號 50 分鐘到松本。
※ 從新宿出發可以搭 JR 特急 AZUSA 直達松本 1 小時 40 分鐘。或是新宿巴士總站搭到松本巴士總站約 3 個半小時。
隔天一早在民宿用完早餐,乘坐 JR 大系線往南小谷約 30 分鐘到"穗高站",出站後左手邊就會看到巴士站往中房溫泉,直接坐到底站,約 1 個小時到達中房溫泉登山口。
小 Tips:
1. 穗高站是小站沒有 IC 驗票閘門無法刷 Suica Card,建議買實體票前往,才不用到實體服務台出站。
2. 中房巴士車票是上車跟司機購買,一人 ¥1500 日幣,出站後左轉看到巴士就直接上車吧 !
▸ 登山口旁就是中房溫泉,如果是一日健行也可以在下山時泡湯,在合戰小屋可以索取泡湯折價券。
到達登山口的班次並不多,出發前建議查詢首幾班次的時間,未來要前往的山友再確認看看該年時間有無更動喔。
|松本 ─ 穗高 JR 大系線 時刻表| 5:56 - 6:30;7:15 - 7:46;7:48 - 8:18,
|穗高 ─ 中房溫泉巴士 時刻表| 6:40-7:35;8:25-9:20;11:10-12:05,
因第一天行程約行進 5 個小時,為避免摸黑抵達山莊務必抓好時間啦。前一天住松本市區會比較方便安排首幾班車,我此趟實際搭到的是 7:48-8:18 的鐵路並坐到 8:25-9:20 的巴士,到站後在登山口有廁所可以使用。
回程交通方式
抵達上高地後我們有安排住宿一晚,隔日有半天時間在上高地踩踩景點,一來是山行的最後一天要踢 22 公里路程,不確定下山確切的時間是否接得上交通,之前有聽過朋友說要趕回程的巴士,一路衝下山都沒什麼時間欣賞風景和拍照,所以我們排行程時就決定一定要在上高地住一晚,畢竟從任一個市中心到上高地也都是要超過四小時的乘車時間,不如就趁這次一起玩。
從上高地巴士總站搭乘巴士約 1 小時到"新島島站",換乘地鐵約 30 分鐘到 "松本站",提取寄放置物櫃的行李後,轉乘 JR 東海信濃號列車約 2 小時到 "名古屋站"。
其中在買上高地到松本的車票時,巴士和地鐵的車票是一起的,下巴士後直接用原票上地鐵,到松本站走人工票閘給站務員收車票即可。當然行程安排比較緊湊的旅人也可以一下山就直奔上高地巴士總站回到市區。
官方提供的轉乘方式除了上述外,還有快速巴士往東京、大阪、京都、名古屋等地的直達車,但通常只有七至九月營運,並限定預約,乘坐時間約 5-7 小時,適合下山想直接回市區的人。
▸ 左-上高地巴士總站、右-新島島站地鐵
小Tips:在日本如果像我一樣覺得電車實在分太多車種,票很怕買錯的話建議直接找實體櫃檯買最迅速,語言不通可以直接拍車站名稱或是寫站名給乘務員,怕上錯車也可以快速的拿票給工作人員看一下,大部分人都很好會幫你指點迷津。
住宿
對比台灣和日本登山最大的差異莫過於山屋了吧!因為日本大部份的山莊都是私人集團經營,補給物資採用直升機吊掛運補,同業間的競爭造就日本山莊一個比一個高級。乾燥室、閱讀室都是標配,甚至紅酒、啤酒和起司、蛋糕都搬上了山莊,可以愜意的喝咖啡、吃蛋糕為健行一日的身體補充滿滿能量。
▸ 大天井山莊手繪的路線圖,有夠可愛!
表銀座這條路線沿途的山屋總共 11 間,合戰小屋(無住宿)、燕山莊、大天莊、大天井山莊、西岳小屋、大槍山莊、槍岳山莊、殺生小屋、槍沢山莊、橫尾山莊、德澤園。
首要當然是依個人天數及體能安排適合的住宿,其次可以考慮選擇同集團的山屋,像是合戰小屋、燕山莊、大天莊、大槍山莊屬於 Enzanso Group 經營;大天井山莊、槍岳山莊、槍沢山莊屬於 Yarigatake sanso Group 經營。
選擇同一集團的好處是有時會有額外優惠或集點抽獎,以我們安排四天三夜為例,入住了燕山莊、大天井山莊、槍岳山莊三間,在大天井山莊入住時給了一張復興觀光的 COUPON 券,隔日槍岳山莊的住宿一人折扣了 ¥2,000 日幣,當時真是覺得賺到了。
至於預訂山莊對於外國人來說能網路預訂是最方便的,一泊二食價格一人約 ¥14,000 - ¥15,000 日幣,通常安排在大通鋪,如果想要獨立個室需加 ¥6000 以上的日幣。
以下提供可以網路預訂的山屋給未來要去的你:
西岳小屋、德澤園目前都只能用電話預約。
而我們此趟因為是平日上山又剛好遇到颱風後,應該有不少日本山友取消,因此給的床位都比預訂時大。第一天的燕山莊兩人提供三個床位剛好成為一個隔間、大天井莊提供了一間可容納六人的個室、槍岳山莊正常提供通鋪的兩個床位但鄰近其他人還空了一個床位,真心覺得幸運。但如果遇到旺季也別為難工作人員呦!
▸ 左上 - 燕山莊,左下 - 大天井莊,右 - 槍岳山莊
另外讓我感到細心的細節是預約的山莊會在入住 14 日、3 日前寄信提醒,如行程有更動也方便取消,燕山莊甚至在前 2 日寄了山區的天氣預報,這種細節處不禁深深讚嘆果然是日本人呀!
小 Tips:
1. 山莊內的餐桌椅不能放置大背包,如果用餐或逛店,可以將揹包放置山莊外,或是有些山屋會特別隔出一個遮雨的小空間給山友放大背包。
2. 山莊會提供充電區有些要投 ¥100 日幣,也有像槍岳山莊是免費的,行動電源就可以選容量小、亦或者帶充電線也可以。
3. 辦理入住時,山莊會提供床號和寫上用餐時間的早晚餐券,用餐時間帶著餐券到食堂就有專人安排入座用餐。
▸ 電子產品的專屬充電站,右邊餐券帶領我去屬於我的充電站 ( 喜呀挖ㄙㄟ ~
餐食
在日本登山願意當日幣戰士的話,可以快樂的吃到各式各樣的食物喔!
山莊也有規劃自炊區,但因海外健行瓦斯下山後難以處理,山屋的各種餐食也相當吸引人,所以我們這趟也都快樂的當日幣戰士啦。
預定山莊的一泊二食是包含晚餐及隔日早餐,用餐時間會在 Check In 時告知,我們遇到多是晚餐 17:00、早餐 5:00 或 5:30。如果是人數多的山屋可能就會分好幾梯,會抵達山屋報到順序安排,我們幾乎都在下午 3 點前抵達,都被安排在第一梯。
指定時間攜帶餐券到飯廳就會有工作人員帶位入座,餐點豐富到以為在餐廳吃定食,沙拉、肉排、小菜一樣不少。熱茶、白飯和味噌湯則是大鍋分裝,吃不夠都可以請廚房添加。除了一泊二食以外,也有一泊三食的選擇,會多提供一個飯包當午餐。
▸ 每天的早晚餐都很澎湃
午餐我們都是在經過的山莊停下來吃,大部份山莊會販售熱食餐點到 14 點左右,如果來不及還是可以購買泡麵。而抵達山莊後部分甚至設有咖啡廳,提供咖啡、蛋糕、生啤等,在晚餐前不妨吃點甜食慰勞一下辛苦的身體。
▸ 在山上還有熱呼呼的午餐,身心都被療癒了。
因每個人腳程行進時間不同,建議身上可以帶一點零食、能量飲,在飢餓時小小補充一點體能,零食就建議在名古屋或松本的便利商店先添購啦,山上的價格可是會差到兩三倍的呢。
▸快樂的日幣戰士,用甜食撫慰疲倦的身體吧!
飲用水的部份我每天都會在山莊裝滿兩個水壺共 1200ml 左右,如果是住宿者在該山莊裝水都不用額外收費,非住宿山莊則需購買 1L 生飲水 ¥200 日幣。若擔心腸胃不適應,販賣部也會有瓶裝水,約是 550ml/¥300 日幣、1L/¥500 日幣的價格。
運動飲料、可樂、茶飲、啤酒也都可以作為水份外的快樂來源 (水還是登山運動時的必需品,零錢記得帶夠,山莊可是連自動販賣機都搬上山了。
▸山莊外多會有販售生飲水的水龍頭,1L/¥200日幣。也有賣生啤喔(灬ºωº灬)
最後來分享各山莊誘人的販賣部啦,滿滿的限定商品臂章、T 恤總讓人感到「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並且每個都挺精緻的,徽章一個 ¥500 - ¥600日幣,還有一些山莊會與戶外品牌合作,像是槍岳山莊的T恤是 montbell 的,德澤園也有一區 The North Face 的商品,但山莊所有消費都使用現金,錢錢要帶好帶滿呀。
▾ 合戰小屋
▾ 燕山莊
▾ 大天莊
▾ 大天井莊
▾ 西岳小屋
▾ 大槍山屋
▾ 槍岳山莊
預祝大家山行愉快,天天出大景!
撰文攝影|Sherry 與同行夥伴
文字編輯|Addie